览镜七首 其六

明代陶望龄

春风濠上始观濩,秋雨檐前又醉沤。万事总如僧剃发,一生偏爱黍垂头。

嵚崎历落真堪笑,宠辱升沉定不忧。试向唐生问身事,骑牛跃马竟谁优。

陶望龄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用三头盖碗品绿茶

当代张伯元

曲水绕崇山,云开春色满。浓缩三大千,共此青花盏。

辞劝饮

宋代韦骧

主意固慇勤,须辞酒味醇。愿为投辖客,不作吐茵人。

赋得山上树

宋代张嵲

郁郁复苍苍,扶疏翻晓光。
岂能偏雨露,只益早风霜。
萧瑟秋将暮,纷披叶尽黄。
深溪调鼎树,岁晚独能芳。

题丁氏松涧图

元代邓文原

天目之峰凌紫烟,下周林壑纡长川。清池斗绝涵倒景,神运直自疏凿先。

彼美幽贞庐,閒房曲奥辛夷荃。苍官手植经几年,灵虬夭矫今参天。

门前朝流暮流水,但闻激石泻濑鸣溅溅。山人养真衡茅下,有书可读琴可弦。

意行清涧曲,长啸松风前。山月出林高,溪花弄春妍。

仙人歌来夜将半,天空鹤唳山凄然。飙尘大笑狂驰子,口诵丹诀传真玄。

我欲从之结邻屋,得疏药圃谋芝田。

大孤山

明代卢宁

江心崛起势悬浮,独障狂澜占上流。可是三山分海外,当年随浪下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