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 其十八 陈先生景侯

清代祝廷华

合浦雄才荫耳孙,青年饶有古风存。本无徐福求仙意,姑作蘧瑗寡过论。

世界惊心罹浩劫,鬼神随处显灵魂。吾侪设局刊诗后,叠有奇徵未可言。

猜您喜欢

挽郑郎公卫

宋代刘克庄

灯窗磨岁月,竹帛勒功名。晦迹溪西隐,终身谷口耕。

似山犹有漏,于佛悟无生。尚喜家驹骏,何惭辅嗣甥。

怀归 其一

明代申佳允

秋澹寒烟合,浮云碣石宫。乾坤惟伏枕,身世此惊弓。

山雪霏轻霰,藤萝霭碧虹。聪明山不远,青翠落空濛。

闻杜鹃

宋代王炎

稻身出水绿初齐,忆在田间把一犁。
留滞天涯归未得,杜鹃何苦向人啼。

次何友直韵

宋代卫博

野棠堤柳固依然,无奈轻寒湿暝烟。
莺语匆匆无意绪,花时寂寂废诗篇。
晓来洗出天容静,空外吹残雨脚连。
春色便须同检校,已随流水半涓涓。

题陈秋涛相国墨迹

清代全祖望

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

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

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

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

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