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七 谒毛公坛雨不果行
明代:文徵明
拟攀栖迹拜灵仙,辛苦佳期一雨愆。短策空多探古兴,方坛刚欠访真缘。
兴怀丹篆愁云外,败意檐声客枕前。赖是胜情初未减,锦囊添得卧游篇。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所有诗文
即事八首 其八
宋代:郑思肖
独闭衡门坐,无言意极长。赤心怀赵日,绿鬓染吴霜。
火正当阳地,风来自午方。连宵验天象,心宿炳明堂。
送人赴遵化主簿
明代:金幼孜
昔闻作簿数仇香,文采如君更莫当。岂谓凤鸾栖枳棘,终看骐骥骋康庄。
花前对酒清歌发,马上看山别意长。珍重到官敷善政,都门翘首日相望。
夜宴揽碧轩即事二律 其一
清代:姚燮
玉线石榴裙,清歌隔座闻。墙阴花背月,天际露凝云。
帽影宜苔受,茶烟与鹤醺。重帏环窣处,沈火有浓薰。
寄神乐观邓仲修仙官(六首)
明代:蒲庵禅师
天运不已岁时又春学已可乎作自勉诗呈李□初教授诸公
元代:黄清老
东风一笑可人心,旋沥新醅对客斟。山色未匀春意浅,梅花已老白云深。
半轩依竹閒听雨,千里怀人欲抱琴。试问樵溪隔年意,碧波东注渺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