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洛桥

唐代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月夜同诸友归自徐村

明代石宝

驱马临高台,月色莹如镜。众星吐寒芒,东方横斗柄。

宇定光自发,林深鸟相庆。驴思栈豆鸣,人有归风咏。

吾曹际明时,为道俱希圣。贫同一瓢颜,贵比万钟孟。

所重在操存,原思果非病。譬彼道边木,枝柯何枯硬。

白日发荣华,春条渐繁盛。吁嗟枯易荣,岂不由正性。

飞云无长停,流电无久映。今我不驰驱,岁月忽欲竟。

岁晏出沐感事内讼一首

宋代宋庠

山海有完士,希世无良筹。
偶穿东郭履,遂别野人舟。
不恥篆刻赋,来肩英俊游。
私智甚凫短,尘容若鸱愁。
备员太史氏,补属富民侯。
姑学了官事,何尝分主忧。
日贪斗食利,岁感星躔周。
中都富才彦,方驾若龙虯。
茂先善史汉,平津治春秋。
高文用司马,格五宠虞丘。
间阔路逢葛,缤纷人召邹。
桑羊兴贾竖,安国出缧囚。
汲郑贵交盛,徐陈英藻遒。
况乃天下枢,雄雌来九州。
衣冠径複道,鼓吹出长楸。
席上万钱箸,桥边八列驺。
雍容缓鲁玦,意气拂吴鉤。
咨予良不韪,瓴甓厕珠璆。
吹竽昔已滥,在梁今可尤。
台阁魏舒被,风霜苏季裘。
有志谢轩鹤,无机防海鸥。
恭竢杜陵课,诛茅归故畴。

春岸

明代何巩道

野岸临无地,孤吟在水涯。俯头千尺月,回首两层花。

人影藏深树,村烟落晚鸦。数家茅屋畔,阅尽几春华。

泊花池上寻荷

清代全祖望

故人道山去,鸡犬都仙游。荷花亦萧索,但有青鱼留。

八公长踯躅,斜日落西州。

题心游楼

宋代刘翼

一自浮光抵玉融,东林山曲世为农。
前场岁计禾麻麦,后圃年深竹荔松。
博我多闻千载史,唤人深省五更钟。
不消更会楞严语,面面披云挹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