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昏鸦尽

清代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写景 抒情 伤感 相思
赏析

  这首词,抒写的是黄昏独立思人的幽怨之情。题材常见,容若所取的也是寻常一个小景。但此寻常小景经他描摹,便极精美幽微。尤以结句最妙,一语双关。“心字已成灰”既是实景又有深喻,既指香已燃尽,也指独立者心如死灰。很是耐人寻味。此词一般解作闺情词,是女子在冬日黄昏思念心上人,然而,解作容若思念意中人也未尝不可。

  以“尽”与“立”描摹一种状态。而“恨因谁”,则郑重地提出问题。但是,并不马上回答。而已“急雪”与“轻风”一组并列对句,展开画面。即将内在情思物景化,令其与外部景物融合为一,又将外部景物情思化,谓其“乍翻”与“吹到”。究竟有情、无情,难以分辨。然后,直至结尾,才推出答案。谓心字香与香字心,都已死去。用的是双关语,颇饶意趣。而言情如此,亦够决绝。或以为说闺中情,代女子立言,谓于冬日黄昏,思念着远游人。

  这首词存在一个镜头转换,如同拍电影一样。前面两句写的是纳兰自己站立在黄昏渐渐笼罩的昏暗之下,望着渐渐飞远的昏鸦,心里充满伤感,不停地叹息。后面写的却是闺中的女子所住的香闺。这个女子是纳兰心爱的女子。纳兰把镜头对准了她的香闺,对准了香闺的一切物事:从窗外飘进来的柳絮、胆瓶、插在胆瓶内的梅花、落在书案上的梅花花瓣、已经燃完的心字香的灰烬。

  银笙声声衬着天涯游子的心香飘摇,归乡之念绵延却始终杳杳。某日醒来惊觉流光已把人抛闪。流光无情比起自觉心如死灰,更叫人心下惘然。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游仙

明代区怀年

神山发石髓,蓝田产灵玉。揽策事长游,谁能终碌碌。

高蹈寻丹书,彷忽穷地轴。西循涉濛汜,东戾晞旸谷。

挥手弄云烟,寰区一何局。逸览恒超然,规观祇颦蹙。

观傅公济胡志衡楚越唱和集因成短句奉赠

宋代周行己

清露凝百草,四海黄叶秋。游子思故乡,中夜揽衣裘。

起坐不成寐,叹息衔百忧。久客岂其愿,亦为甘旨谋。

平生少年日,睥睨气食牛。秉志三皇前,展步狭九州。

乃今已半百,尚有饿冻愁。生逢圣明代,不忍弃田畴。

折节众士底,足为妻嫂羞。伯乐尚未遇,焉知非骅骝。

观其楚越集,迥觉出辈流。有如阅武库,森然见戈矛。

近者咸兴作,无乃或暗投。五车空拄腹,一饱岂易求。

不如临洮子,匹马万户侯。遇合各有时,莫笑东家丘。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

唐代钱起

太白明无象,皇威未戢戈。诸侯持节钺,千里控山河。
汉驿双旌度,胡沙七骑过。惊蓬连雁起,牧马入云多。
不卖卢龙塞,能消瀚海波。须传出师颂,莫奏式微歌。

见素林公以咏怀六章见寄触事叙歌辄成篇什数亦如之末首专赠林公 其四

明代李梦阳

投簪万里旋舟日,暂憩覃园傍岘西。潭起汉娥留佩赋,井传王粲倚楼题。

林猿浦雁心常往,楚雨襄云路不迷。缩项一槎真欲钓,几时重访鹿门栖。

哭稚女雁 其十

明代屈大均

三月艰难瘴海行,归来不见一枝琼。家中大小相持哭,尽作哀猿肠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