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掩役夫张进骸

唐代柳宗元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
一朝纩息定,枯朽无妍蚩。
生平勤皂枥,锉秣不告疲。
既死给槥椟,葬之东山基。
奈何值崩湍,荡析临路垂。
髐然暴百骸,散乱不复支。
从者幸告余,眷之涓然悲。
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
伫立唁尔魂,岂复识此为?
畚锸载埋瘗,沟渎护其危。
我心得所安,不谓尔有知。
掩骼著春令,兹焉值其时。
及物非吾事,聊且顾尔私。
同情 志向 愿望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掩埋役夫张进骸骨的始末,简要地勾画了役夫张进生前的坦直性格和勤劳品格,表白了诗人掩埋张进骸骨的动机与情感。诗的语言朴实亲切,似乎是在跟活着的张进叙谈家常。但是,在这种质朴亲切的叙谈中,却跳跃着诗人对劳动大众充满关怀和同情、对自己遭受排挤而治国济世之志不可伸的愤世不平的一颗心。正如诗中所说,他写此诗的动机,既不是因为做了一件极小的善事而宣传自己的善行,也不是为了让张进在九泉之下感恩戴德,图个什么好的因果报应,而是为了“我心得所安”和“顾尔私”。

  诚然,对于诗人这样一位具有知识良心和政治良心的官员来说,顾全私人交情和力所能及地为仆役人员办点好事,这是他做官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但这并非诗人写作此诗的真正意图,其真正意图是为了表达他“及物”的远大志向。一方面,他认为“为役孰贱辱?为贵非神奇”,人生本来就没有贵贱之分。所以,以“捕蛇者”为代表的社会劳动大众和以张进为典型的生前死后无人扶助与殓葬的穷困孤寡者,他们理应受到社会的平等相待和扶助,让他们生有所养,死有所安。但另一方面,当时官府税赋沉重,人民不得聊生,十室九亡。如“捕蛇者”一家三代死于毒蛇之口数人,仍宁可续其捕蛇之役而不愿复其税赋。另外,当时官府的办事作风,如《黄溪祈雨》诗记载,则以敬鬼神为事,虚耗官银不办实事,人民得不到实际的好处。对此,诗人身在官场,却无实职实权去改变现状,还不得不经常陪同当权官员去干些违心之事。因此,他实在按捺不住愤懑之情而借孔子之言,表明自己是在“笃行”,倡“亲民”之说。

  听其言,观其行,然后知其志。因此,在这首诗中,诗人虽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及物非吾辈,聊且顾尔私”,而其真正的写作动机则是为了表达他的“及物”(治国平天下)的愿望。诗人“及物”的愿望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齐欢颜”的愿望完全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在表达方式上,柳子比较含蓄,杜甫比较激扬。所以,读柳子诗文,只要能够细心体会,时时处处都能深刻地感受到他那颗爱民报国的火热之心的律动。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正知藏适轩

宋代释子淳

适轩新开非华饰,为爱情凉消暑湿。
景象各般何处来,尘埃一点应难入。
蒲团禅版静沉沉,松韵竹风常龚龚。
香断炉寒坐夜深,苔墀月满无人立。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 其一

清代姚鼐

驿路阴将雨,林深鸟不喧。远风来习习,凉叶忽翻翻。

野旷虫何怨,秋成物自恩。回依僧舍憩,寒水静当门。

载书访友图为陈铣题二绝句 其一

清代姚燮

辋川画笔三吴冠,记室诗情八代豪。约?故人门径在,斜阳春树满江皋。

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宋代朱熹

蹑石度急涧,穷源得灵湫。谽谺两对立,喷薄中怒投。

何年避人世,结屋栖岩陬。嘉名信有托,故迹谁能求。

我来一经行,凄其仰前脩。邻翁识此意,伐木南山幽。

为我立精舍,开轩俯清流。多岐谅匪安,一壑真良谋。

解组云未遂,驱车且来游。嘉宾颇蝉联,野蔌更献酬。

饮罢不知晚,欲去还淹留。跻攀已别峰,窥临忽沧洲。

下集西涧底,沉吟树相樛。玉渊茗饮馀,三峡空尊愁。

怀贤既伊郁,感事增绸缪。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广文有之任彭城者诗以赠行

明代董其昌

傲吏翛然隐射宫,星轺迢递又徐东。荆湖云散千峰火,萧沛秋生大国风。

梦到吴门寻旧社,閒登汉垒笑时雄。亦知不尽谈经意,绪论还期虎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