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报恩院示僧二首 其一
宋代:朱松
两翁来往亦风流,还拥红炉说旧游。夜半南枝三转鹊,相看更觉此生浮。
朱松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 所有诗文
张瑕瑀为予写扶桑一幅因题其上 其三
清代:胡承珙
千丈蟠根碧海东,全胜百日半年红。何因却植通明殿,照彻丹霞影正中。
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 纪杜绝草窃九
宋代:邵君美
盗猪何足挠官刑,却恐因兹草寇萌。押向市心搥去手,金场窑卒敢纵横。
途中述怀
唐代:李百药
沽亭道中 其一
元代:王冕
奉和幸江都应诏诗
隋代:虞世基
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泽国翔宸驾,水府泛楼船。
七萃萦长薄,三翼亘通川。夙兴大昕始,求衣昧旦前。
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晨霞稍含景,落月渐亏弦。
回塘响歌吹,极浦望旌旃。方陪觐东后,登封禅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