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唐代: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所有诗文
诗一首
宋代:苏缄
次韵斯远同僧寻泉眼二首 其一
宋代:韩淲
幽寻谁与娱,巃嵷而??嵼。姻泉苍藓石,亦足理心眼。
荒锄本何好,所适谓可款。林叟忽相值,言笑不知返。
春日田园杂兴 其四
清代:陆世仪
春社才过雨水中,灌园初学问山翁。新成芥辣旋栽苣,既落瓜壶不用葱。
衣履已知非晋代,蚕桑聊自说《豳风》。高原小麦青青秀,不见歌声起故宫。
星岩二十景 其二 沥湖渔棹
明代:郭棐
湖水瀰茫接碧天,短桡轻网任蹁跹。得鱼沽酒瞢腾醉,长在青莎绿树边。
题洪谷子楚山秋晚图
元代:邓文原
旧知洪谷古先俦,五尺横图见十洲。千嶂排空青玉立,一江流水白云浮。
雕檐共话当年雨,丹叶谁怜满径秋。最是无声诗思好,恍然身在赤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