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兵马使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次韵席上
宋代:毕仲游
无寥情易感,多病酒先除。城影落平地,月光飞太虚。
高吟空有调,倦思本无馀。读罢传三鼓,披衣归我庐。
与陆锬夜话
清代:王焯
每忆故园风日好,即须来就故人论。雨余麦浪碧于水,溪上藕花香到门。
水旱沙田饶稻蟹,枌榆酒盏及鸡豚。更怜晚饭彫胡罢,饱读残书秋树根。
小蟹
宋代:文同
题画 其二
明代:陈寿
洞庭微雨晓生波,一棹云山楚客过。绿遍蘼芜归未得,东风閒唱竹枝歌。
棹歌行
南北朝:吴迈远
十三为汉使,孤剑出皋兰。西南穷天险,东北毕地关。
岷山高以峻,燕水清沮寒。一去千里孤,边马何时还。
遥望烟嶂外,障气郁云端。始知身死处,平生从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