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戏呈公纶
明代:伍瑞隆
青楼临大路,寂寂倚清闺。要我木兰下,逢君春水西。
繁花朝雪映,垂柳暮烟低。最是销魂处,催人送鸟啼。
斋中即景呈胡莪斋师
清代:王右弼
依依杨柳映窗棂,时倚东风倒酒瓶。芳草黏云铺地白,远山和雨人帘青。
雁来泽国春风暖,鱼跃横塘水气腥。自喜萧斋无俗累,终朝扫席听谈经。
朱陵洞
宋代:张孝祥
黑云起我趾,白雨过山脚。却立朱陵洞,一望紫虚阁。
神丹吾已必,仙臂真可握。试向静处听,空濛有笙鹤。
偶送西归朝天二集与尤延之蒙惠七言和韵以谢之
宋代:杨万里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捲湖光入大篇。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两集不须求序引,祇将妙语冠陈编。
乙卯十九首 其三
明代:范景文
羊豕杀尽继以犊,木皮草根聊充腹。掘得饥鼠带毛啖,爨底无薪煮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