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

明代李攀龙

山色秋停使者轺,孤城何处不萧条。请看襄子宫前水,依旧东流豫让桥。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龙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过访有赠得六首 其五

明代王世贞

七尺丰碑在,千人涕泪余。差闻董狐笔,能胜乐羊书。

惠泽溪同远,清心玉不如。旌旄倘重过,竹马也轩渠。

送吴布政致政还毗陵

明代韩雍

盛满心知足,归休志已伸。乐天陪九老,莱子慰双亲。

风月开三径,山林见几人。西江有棠树,千载忆斯民。

元宵同张钦夫邵怀英分韵得红旗字 其一

宋代张孝祥

佳月妒纤云,微和扇东风。聊持一杯渌,共此千灯红。

吾宗延阁英,圣学与天通。且最治郡课,遂收活国功。

自常山抵玉山途中作

明代郭谏臣

乱山青四合,江浙路中分。草露沾香径,松风扫白云。

遥趋南赣檄,深愧北山文。士女道旁立,相看旧使君。

送陈太学东归二首 其二

明代卢龙云

槐市秋飙急,兰舟越水长。桥门经术就,京国姓名香。

业衍箕裘裔,心悬燕喜堂。春池归梦草,何似滞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