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翠峰老僧挽诗三首 其三

明代唐顺之

自愧迂儒厌俗荤,每游香室藉思熏。别来常似一臂失,话久宁容六耳闻。

人去忽惊函谷履,锡飞无复海东云。怜君铸佛经千亿,欲借余铜一铸君。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挽鲁修隐士

明代龚敩

已慕高情厌市朝,又看骑鹤上青霄。延陵不惜留神剑,宋玉何堪赋大招。

商岭云深芝翳翳,小山月冷桂萧萧。寒泉秋菊如堪荐,拟向风林借一瓢。

次李商稳无题韵 其一

明代周旋

弓鞋窄窄步移难,独倚妆楼暮雨残。情绪逢春那得好,泪痕终日不曾乾。

试拈彩笔惊肌瘦,小傍银屏怯被寒。恍忽却疑愆素约,箧中时简旧书看。

九日发广德建平感事有作

宋代岳珂

西风吹著白髭须,嘉节催侬老道涂。
无菊傍篱真漫与,有松扫迳故应芜。
登龙路近心谁赏,戏马台成足已瘏。
怅望杜陵正搔首,一枝不得赐茱萸。

虹涧采蒲歌

明代梁有誉

一径入松筠,千秋馀洞壑。云气相萦环,山光自回薄。

岩前泉水涓涓流,石上松子纷纷落。就中幽景何最奇,百丈银虹下寥廓。

银虹洒落散明玑,菖蒲九节当春肥。灵根奇卉不易得,吾闻仙客持疗肌。

忆昔安期生,餐蒲得道凌空飞。至今玉舄遗山下,往往神光横翠微。

我本山中人,石壁为窗云作扉。一望仙风几延伫,摘蒲饮涧披云霏。

行寻仙子上升处,满地落花扫不去。涧道阴阴山鸟啼,恍惚似听山灵语。

山灵啸我非仙才,安期去后谁复来。王烈洞章叹不识,空馀石髓生尘埃。

手把菖蒲花,长啸拂衣起。蓬莱一谪今几秋,世人视我寻常耳。

我昔骖鸾游太清,金阙琼宫相对起。玉女授我东方桃,金童食我韩众李。

五芝三秀尚不论,况复菖蒲那足比。此日餐蒲忆太清,服食何年羽翼成。

会须共约安期子,雾盖霓裳朝玉京。菖蒲正堪食,采蒲还叹息。

仰招黄鹤鹤不来,万壑寒岚生暝色。蓬莱咫尺不须愁,玉禾朱草当亲植。

君不见安期生,东海初来人不识。

赠白

宋代吕南公

成童即学佛,五十始披缁。去发有先后,悟空无速迟。

游云经过雨,淙瀑到清漪。此意分明否,人间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