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姜女石
明代:庞尚鹏
独立风涛咽海濒,梦回空见月重轮。六宫粉黛秦楼夜,谁望沙丘一怆神。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唐代:李商隐
赠卢八
明代:岑徵
翘首长天剑气孤,十年身世哭穷途。大儿我自推文举,拜母君能重伯符。
避地莫须忘魏晋,采薇何必叹黄虞。茫茫烟水容舟楫,他日相期泛五湖。
和晋安王咏燕诗
南北朝:庾肩吾
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夜夜同巢宿,朝朝相对飞。
衔泥瞻乐善,相贺奉英徽。秋蝉行寂寞,恋此未辞归。
东原对月
明代:刘崧
土屋无风尚不关,屋前遥见两青山。瓦盆盛酒茆铺席,何日柴门望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