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丙午三月廿八日自横泖迁居乌泾宋张骥院故居有林塘竹石因扁堂曰俭德园曰最间得诗凡六首 其三

元代王逢

无才甘在野,多懒惬行园。石露漙云气,池风损水痕。

草深眠雉子,林静习鸦孙。拟著幽居录,渔樵共讨论。

猜您喜欢

送别

唐代刘方平

华亭霁色满今朝,云里樯竿去转遥。
莫怪山前深复浅,清淮一日两回潮。

初秋雷峰待月同妙峰上人赋

明代王琅

凉飔发朝爽,薄吹出林皋。已喜谢烦暑,能忘悲逝滔。

息机随白发,住世有青袍。莫负碧岑上,迟迟秋月高。

秋感诗二章 其二

清代姚燮

翼翼城上乌,哑哑觅栖宿。岂知空江心,凄有燕影独。

便随乌鸟飞,夜将止谁屋?止亦不得依,去亦不得归。

芳草失春绿,关河多凉晖。凉晖浩莽中,燕与落叶随。

大酺 留别王子楚

清代张慎仪

那断鸿声,寒虫语,恼煞萧斋孤客。云山重处,怅年年羁旅,梗蓬踪迹。

潘鬓稀疏,沈腰清减,消受桥霜店月。今番归期卜,正梅花夹路,一鞭得得。

叹羞涩空囊,苍凉短剑,万般凄恻。征轮前暂歇。便与君、解构同朝夕。

还记取、篝灯说鬼,煮茗论花,托新知、浑如旧识。无奈又轻别,别俊侣、情伤今昔。

此后鹤枝,借未知。南北驿使,天涯如遇,藤幸通积臆。

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

元代凌云翰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