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别台咏怀 其三
清代:易顺鼎
走南走北意如狂,冲暑冲寒祗自伤。春露秋霜悲故国,炎风朔雪感天王。
胭脂坐令输胡地,翡翠何曾赚越装。总为死生难自了,人间天上两高堂。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所有诗文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宋代:张孝祥
塞上辞
明代:王世贞
人言塞上老,不恨塞上老。但恨作别时,握手太草草。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
唐代:戴叔伦
寄钱惟重时以使事还吴
明代:宗臣
使者持节潇湘回,三吴消息愈堪哀。蛟螭盖饮太湖水,麋鹿又上姑苏台。
组练征兵已百战,艰危报主须群才。君看眼底纷纷者,跃马卧龙安在哉。
同刘良倩何雅伯登三台岩
明代:张穆
香山出海百馀里,炎州已尽南冥始。水上奇峰半入云,青玉嵯峨断游履。
刘翁未老烟霞骨,欣共高崖探月窟。下视冯夷家海门,远指方壶见珠阙。
乘槎欲泛日月边,飒飒清风吹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