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丁卯秋日重过南屏故居有感

清代陈方恪

人不见,燕空还。曲径纹窗掩泪看。水竹翛翛风日冷。

后门閒煞钓鱼竿。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送陆肱归吴兴

唐代李频

雪后江上去,风光故国新。清浑天气晓,绿动浪花春。
劝酒提壶鸟,乘舟震泽人。谁知沧海月,取桂却来秦。

长寿乐·微寒应候[2]

宋代李清照

微寒应候[2],
望日边,
六叶阶蓂[3]初秀。
爱景[4]欲挂扶桑,
漏残银箭[5],
杓回摇斗[6]。
庆高闳[7]此际,
掌上一颗明珠剖。
有令容淑质,
归逢佳偶。
到如今,
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
文步紫禁,
一一金章绿绶。
更值棠棣[8]连阴,
虎符熊轼,
夹河分守。
况青云咫尺,
朝暮入承明后。
看彩衣争献,
兰羞[9]玉酎[10]。
祝千龄,
借指松椿比寿。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六

宋代释广闻

咄咄咄,力□希。大慈知处,雪窦不知。雪窦知处,大慈不知。

访林逋遗址

明代陈琏

闻昔西湖处士家,春风绕屋种梅花。孤山依旧人何在,古木斜阳有暮鸦。

夜坐有感四首 其三

元代刘鹗

礼乐将兴日,干戈独盛时。圣躬无失德,天道苦难知。

嗟尔民何负,甘心贼忍为?不平徒怏怏,推枕起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