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卢侍御通塘曲

唐代李白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
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
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
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
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
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
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
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
秦人鸡犬桃花里,将比通塘渠见羞。
通塘不忍别,十去九迟回。
偶逢佳境心已醉,忽有一鸟从天来。
月出青山送行子,四边苦竹秋声起。
长吟白雪望星河,双垂两足扬素波。
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
写景 写物 赞美 抒情
赏析

  全诗可分为五段。前四句为第一段,接过卢侍御《通塘曲》“通塘好”的话题,总言通塘好,并指出通塘所在。青萝四句写通塘的人物活动。钓翁,都是隐者,鼓棹、渔歌,志趣不一,互不交往,互不相识。

  浣纱女郎,足肤鲜白,在清水的映衬之下,格外好看。以上是正面实写。行尽四句为第四段,言通塘可与武陵的桃花源相媲美,甚至超过桃花源。

  前二句说通塘湖面碧流幽静,疑是桃花源的溪流;后二句说,桃花源里鸡鸣犬吠的景象甚至比不上通塘之美。这是侧面虚写。“通塘不忍别”等十句写诗人游览通塘的感受。前二句说游通塘不忍离去,徘徊犹豫。

  偶逢四句写偶逢佳境而心醉。佳境即:鸟从天来,月出山青,风吹竹响。这些都透露出通塘的“幽”来。长吟四句诗人说自己口诵着卢侍御的佳句,眼望银河,足拨清波,心情无比舒畅,想到梁鸿和其妻孟光当年在会稽过得那么和谐愉快,但也比不上自己游通塘这么快乐。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和周廷瑞别驾末首反其意以为戏耳三首 其三

明代苏葵

悬磬萧萧当画楼,齐奴偏在五云游。十年仕路知无补,二顷潮田报有秋。

不破邯郸犹在梦,仅胜户牖未封侯。如何懒入柴桑社,可爱腰缠天际头。

与梧守谢荩衷二首 其一

明代林熙春

仙郎出跨五骅骝,百粤西来第一州。墨绶昔年歌召杜,黄堂此日快君侯。

铁城表树山南峻,玉洞风云水北流。司马勋名君莫让,圣明综核重边筹。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其一

唐代齐己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斋夜与汪伯谐庶子陆鼎仪张启昭谕德联句 其四

明代程敏政

呼童试问夜如何,月落参横四鼓过。寒气逼人衣渐薄,春愁泥客梦还多。

南郊大礼凭谁赋,东阁官梅许共哦。候吏已闻催晓近,便思冠履上銮坡。

韩江楼二首之一

近代石维岩

乡国亭台已半空,登临尚见此豪雄。偶经遗庙思贤守,来倚孤城作寓公。

两派河流三邑界,万家春色一楼东。平生最爱金韩地,松树青青橡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