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中贵园亭
明代:谢榛
去秋亭馆曾招客,几处张筵到深夕。花竹学成金谷园,池塘倒插锦川石。
昨经春雪复来游,古木閒云淡若秋。尚忆歌童唱新调,醉来拍手见风流。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所有诗文
秋日送二徒之京
明代:释笑堂
客路逢秋意惨悽,吴歌楚些听如迷。海天一色雁双去,山月半窥猿自啼。
心动故园频入梦,诗因佳景易成题。孤霞落雾西风外,更向何山去托栖。
登横山绝顶
清代:王又旦
山穷得平野,绝顶散牛羊。垂柿低含雨,高榆迥受霜。
举头空碧落,四面尽青苍。觱篥吹何处,西风入夏阳。
暮春感事 其一
清代:多隆阿
太息人情薄似纱,暌乖相聚亦天涯。松萝自号同心草,荃蕙空传并蒂花。
有铁虽多刚铸错,其圭可宝竟留瑕。悠悠泛泛良朋少,误听浮言计总差。
浪淘沙·其二
唐代:刘禹锡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这首诗中用了多个意象。首先是“桥”。其次是“春日”,春日高照犹如沐浴浩荡的皇恩。“日斜”则意味着恩惠渐少。美如玉的琼砂沉入水底,有才能的人没有被任用。平地突起的狂风恰似刘禹锡顺利的政治生涯突遭贬谪的厄运。
述工夫 其六 交合
元代:李道纯
造道元来本不难,工夫只在定中间。阴阳上下常升降,金水周流自返还。
紫府青龙交白虎,玄宫地轴合天关。云收雨散神胎就,男子生儿不等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