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渑池寄子瞻兄

宋代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怀旧 感慨 人生
赏析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雷太简遗蜀鞭

宋代梅尧臣

蜀道山之峭壁兮,如快刀一削平无痕。
其间春雷惊龙走,竹根迸石垂虺尾,
骨节瘦密风霜吞。野夫采之缒悬蔓,
分寸脱死持还奔。他人不可得此物,
乃重太守公侯孙。献来一钱不肯要,
只乞斗抱归村。太守立性岂谄贵,
将赠故人唯义存。我骑瘦马固莫称,
破鞯烂辔沙尘昏。明日试趋君门,
孰不怪视窃笑言。

送人作教龙阳

明代王立道

蓟门千里下荆门,别意乡情共一尊。好向春风种桃李,花开正近武陵源。

芗林五十咏·幕翠庭

宋代杨万里

软甃琉璃地,生揉翡翠帏。
莫教星月入,玉镜点金徽。

秋怀五首 其二

唐代鲍溶

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

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

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

休洗红

明代杨慎

休洗红,红颜薄命恨难穷。蛾眉倾国谁家女,十五纤腰媒未通。

金屋盈盈娇白日,锦窗的的玩春风。戎马一朝生冀北,黄巾万骑满山东。

金缯贱弃如泥土,绝色争擒献镝锋。火烧野田飞墅鸭,云映东方生螮蝀。

飘零自分身如叶,憔悴谁甘首似蓬。当时不识门前路,今日能弯马上弓。

妇女何能坚节操,丈夫本自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