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

宋代吴儆

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
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
园中多蔓草,晨夕费锄芟。
遇夜或风雨,安得久盘旋。
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
而况醉中语,缪误人所嫌。
不如饱吃饭,清风北窗眠。
眠多则无觉,梦境仍多端。
惟有古断简,言行皆圣贤。
读之未竟篇,眵昏如林镜,
读竟亦何为,聚讼徒喧烦。
厌烦以静胜,又类枯木禅。
揠苗不耘苗,亡羊两茫然。
何如池上亭,虚旷可看山。
山色日夕佳,晨兴夜气还。
宴坐日过午,清阴犹未迁。
西山倦拄颊,南山兴悠然。
晚山虽好不遮日,谁能独热望长安。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留别白沙诸友 其一

元代戴良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送田生读书上方寺三首 其一

明代李梦阳

嗜静甘违俗,藏修合就僧。绿移开径竹,寒扫护窗藤。

殿阁秋阴下,琴书爽气增。不须匡氏壁,常有玉莲灯。

金陵杂感 其六

明代屈士煌

孤舟迢递入长干,复道交窗映画阑。二水秋涛愁里听,六朝春草梦馀看。

重寻旧侣乌衣少,遍采新歌玉树残。惟有忠贞祠宇在,常悬日月照人寒。

闻幼槃弟归喜而有作 其二

宋代谢逸

风雨多年不对床,便当携被过溪堂。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闺怨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三

明代孙蕡

愁寂偏多感物华,春寒故故入窗纱。无端一夜东风起,吹落庭前夜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