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回乡偶书·其二

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写景 感慨 人生
赏析

  这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杜甫《赠卫八处士》)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贺知章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唐鲁山令元德秀

宋代蒲寿宬

吾爱元紫芝,卓尔不可移。
盗虎孰小大,许办虎归尸。
音乐第胜负,蔿于遭殊知。
岁满何所为,柴车一缣随。

松枥

宋代郭祥正

婆娑松与枥,夹径碧濛濛。未辨雪霜操,同沾雨露功。

低枝翻翠盖,垂叶密樊笼。他日为梁柱,抡材合至公。

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问之则孙介

宋代苏轼

象服盛簪珥,岂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怜范叔贫。
君看崔员外,晚就观国宾。
当年颇赫赫,翁媪争为姻。
?事见退之《赠崔员外诗》。
?蹭蹬阻风水,横斜挂边垠。
青衫映白发,今似梅子真。
道存百无害,甘守吴市闉。
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邦人惊似舅,矫矫恶不仁。
诗文非他师,家法乃富春。
岂非空同秀,为国产隽民。
挺然齐鲁生,近出姬姜亲。
为文不在多,一颂了伯伦。
清诗要锻炼。
乃得铅中银。
自我迁岭外,七见槐火新。
著书已绝笔,一默含千谆。
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
时时自娱嬉,岂为俗子陈。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明代袁宗道

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径僻能全草,帘疏不障花。

无疴常伏枕,小冗为煎茶。堪笑东陵客,休官始种瓜。

丁酉八月十三日夜以经筵官番宿翰苑予十五年前曾为学士 其三

宋代史浩

青烟漠漠已潜收,但见银潢双派流。白玉一轮尤皎洁,始知后夜是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