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与李潭州椿寿翁五首
宋代:赵蕃
读杨椒山先生年谱
清代:徐岳
碎身粉骨亦何妨,为报君恩敢括囊。一点赤心终不易,两番弹劾岂云狂。
官无大小言斯重,国系安危死可伤。忠佞万年俱不朽,一为遗臭一流芳。
题画 其十五
明代:唐寅
苏州太守白尚书,酒盏飘零带疾移。老去风情犹有在,张娟骆马与杨枝。
春草四首 其三
明代:张宁
生意忽满地,东风吹渐青。隔江人不见,烟重雨冥冥。
七夕
唐代: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