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尽管专门吟咏少年的诗数量不及模山范水、状物言志之作,但这类诗大都写得富有诗味,颇具特色。李白的《少年行二首》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第一首用五古的形式,迹近咏史,实是抒情,写一个少年的信念和追求。诗开头运用荆轲的典故,表现少年对荆轲事迹的向往和憧憬。对英雄人物的追慕,是青少年们所共有的心理特征。整首诗从易水饯饮落笔,但不脱不粘,若即若离,从对荆轲的身世感慨跳跃到对自己的身世感慨,把由荆轲身上所焕发出来的豪情壮志,注入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凝结成一种激扬奋发的豪情与坚定的人生信念:“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接着写鲁句践。鲁句践是战国时代的人,和当时的荆轲在邯郸下棋赌博,最后却互相争吵起来。这里仍然以荆轲的故事抒情达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少年的心理特征。
第二首用七绝的形式,描摹刻画,情态毕露。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一个任气逞能的豪侠少年形象。“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说明他的家世豪贵,生活豪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显示其豪放、倜傥、爽朗、率真,展示其无限的青春活力。在春风得意之际,这些五陵侠少驰骋着骏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出入于花海酒肆,无拘无束,在欢歌笑语中忘怀了一切,不知什么叫时光与金钱,不知什么是愁苦与忧思。这里没有明显的是非褒贬,也没有暗示出什么微言大义。这些青少年,是幸福的。从这些青少年的身上,似乎可以让人感受到盛唐的国威给这些时代的幸运儿带来的狂欢与激情,似乎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其中倾注的人生理想。
李白的《少年行二首》,刻划的是豪爽倜傥的少年形象,因而,诗中写少年紧扣其个性特点下笔。敲打着乐器喝着酒,背着宝剑唱着歌,骑着白马踏着落花,风流豪爽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从中,读者不难窥见任气逞能的少年李白的影子。这是李白对自己年轻时候的一种回忆,也只有李白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全诗语言豪迈俊爽,寓刚于柔,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民四八七天朦胧,奔腾澎湃来飓风。初时众庶悉称快,郁热所以和其衷。
既而猛厉世无匹,往来驰骋磨苍穹。势如天吴倒海水,席卷大陆包长空。
天惊石破雨骤至,巨鳌直捣冯夷宫。又如乖龙倏夜走,张牙特兀沧溟东。
万灵呼啸作旗鼓,千鳞百介纷相从。俄顷乾坤失颜色,九州一气翻鸿濛。
雷门震吼日未已,夜半犹闻声隆隆。芥舟桑田何足数,江头百姓皆沙虫。
长城隳颓天柱折,爪牙一瞥何其雄。可怜野老久恬坐,昨日之日蓬庐红。
惊涛骇浪挟之去,追随魍魉抛孙童。助化长鲸吐淫水,涓涓泛滥尧天洪。
呜呼,吾闻础润月晕各有兆,众生无乃初矇瞳。何不坚堤实土固吾圉,乃令风姨肆虐,挟其万钧之力而来攻。
志士不忘弃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伏鸡搏狸狗袭虎,感激只在精神存。
汉朝陵替外戚盛,五岳振荡三辰昏。臣强主弱上不悟,庭中唯唯谁能言。
朱生节义迈金石,面劾不避师傅尊。愿求上方斩马剑,诛一厉百清其源。
天威震怒不我受,利刃接颈雷霆奔。当前折槛色不变,命在顷刻谁扳援。
昔时仲尼鲁司寇,七日行戮端乾坤。嗟我此生心不就,冥冥后土埋其冤。
汉家社稷变王氏,张禹虚蒙师保恩。卓然先见在物表,佞臣败国谁复论。
我愿乘云款天阍,巫阳掌梦招其魂。立朝蹇蹇辨邪正,无复奸谀开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