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示大儿默
明代:王绂
年来老境早相寻,眼雾昏昏鬓雪侵。仕进谋身浑断念,思归于汝最关心。
生涯休厌田园薄,乐事无如道义深。安不忘危古今戒,寻常行处索沈吟。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 所有诗文
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
唐代:许浑
自贻
宋代:郑獬
次孤鹤老人观物亭坐雨 其二
明代:庄昶
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风花聊沈谢,行止自轲丘。
野暝微孤树,江清著数鸥。与君真自厚,不是雨相留。
台中宴会诗
魏晋:嵇含
殿中曰□□□□。炜炜群龙吐芳兰。谦谦君子美曾颜。
翠微歌 其三
明代:霍与瑕
插秧儿女春衫薄,远望官人齐手阁。芝山莫更往东行,潮水涨溪妨午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