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扁鹊见蔡桓公

先秦韩非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赏析

  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通过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同时给人们以启迪: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全文叙述生动,条理清晰。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简洁、传神。

  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尽职尽责,敢于直言,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负、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文中深刻揭示了及时医过,防微杜渐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

韩非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梅花绝句四首 其四

宋代陆游

疏枝冷蕊谁能画,杨叟江西旧擅名。今日东窗闲拂拭,去人一尺眼先明。

安庄道中

明代何景明

处处人家空薜萝,几年凋弊扰干戈。山过白水峰峦峻,路入盘江瘴厉多。

岭徼土风连百粤,郊原人语杂诸罗。侧身西望看铜柱,此地曾经马伏波。

村景夏日

清代安祯

树杪蝉声断续,村头燕舞高低。不是桃源洞口,偏饶犬吠鸡啼。

奉送大学士曾先生侍从东宫赴南京

明代周叙

望著銮坡早,官兼鹤禁荣。储皇承祀去,天子诏陪行。

付托同元老,尊荣重列卿。拜辞瞻衮冕,宴饯集簪缨。

驰道云随辇,行宫月照营。前星临虎帐,后骑绕龙旌。

召对论经籍,从容纳恳诚。酒分银瓫烈,诗写綵毫轻。

野迥晴看烧,花深晓听莺。渐过淮甸路,遥指石头城。

日月开三殿,山河壮两京。谒陵严礼秩,助祭秉寅清。

翊戴归邦本,欢娱洽众情。愿杨匡德业,海内振英声。

七忆 其四 忆维扬

元代张翥

蜀冈东畔竹西楼,十五年前烂漫游。岂意繁华今劫火,空怀歌吹古扬州。

亲朋未报何人在,战伐宁知几日休。惟有满襟狼藉泪,何时归洒大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