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清代纳兰性德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离别 写景 相思
赏析

  这首词写思念之苦。

  词先由凄苦情绪写起。上片第一句,“新寒中酒敲窗雨”,“中酒”意思是喝醉酒,新寒是指寒冷冬季来临前时期,即深秋时节。“残香细袅秋情绪”,意思是说:悲秋的情绪,像一缕残香,细袅如丝,萦绕心头,窗外的秋雨,不断地敲打着窗门,也敲打着他的心扉,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当时凄苦的心境。他在周围一片静寂中,望着香炉里的残烟,袅袅升起,满腹愁思,只能以酒浇愁。秋风秋雨,萧飒凄凉,搅得人愁怀似醉。“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道出了词人心情凄苦惆怅的缘由,正是因为思念心上人。诗人以“酒”、“雨”、“烟”几样景物,构成一幅凄残景象,把抒情主人公愁肠百结、泪洒衣衫的思念之苦,巧妙而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下片“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指的是尽管孤枕而眠,弹指间,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可是思念之心却清清醒醒,他依然还清楚地回忆着春天分手时的情景。词人在这里却将笔锋一转:“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主人公的眼睛一亮突然眼前出现一派春意融融、情意缠绵的幸福画面。这桃红柳绿的妩媚景色,这如此美好的幸福回忆,与前面的“新寒”、“窗雨”、“泪痕”的惨淡孤寂的情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出人意外,令人回味。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又以反常的出人意外的感受表现感情的起伏变化,是词人最为熟悉,并且运用最多也最为成功的艺术手法。

  全词情思翻转跳宕,屈曲有致,相思之苦表现得哀婉曲折。非有切身的体会,不会写得如此神采飘摇,真实细腻,令人感到一丝怅然。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双石

唐代白居易

苍然两片石,厥状怪且丑。俗用无所堪,时人嫌不取。
结从胚浑始,得自洞庭口。万古遗水滨,一朝入吾手。
担舁来郡内,洗刷去泥垢。孔黑烟痕深,罅青苔色厚。
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
一可支吾琴,一可贮吾酒。峭绝高数尺,坳泓容一斗。
五弦倚其左,一杯置其右。洼樽酌未空,玉山颓已久。
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渐恐少年场,不容垂白叟。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戏咏白罗系髻

宋代王氏

香罗如雪缕新裁,惹住乌云不放回。
还似远山秋水际,夜来吹散一枝梅。

赠林蓬山别驾一首

清代吴子光

风骨都忘吏折腰,鸿泥踪迹倍魂消。因缘旧證三生石,车笠新联八拜交。

片语性情通缟纻,中年丝竹奏箫韶。他乡明月重圆夜,照见臣心水一条。

永邑杨君鉴子明譬斋读书将从事於古人为己之

宋代陈文蔚

人性靡不善,因物始有迁。
本体遭剥蚀,如鉴尘所昏。
畴昔均秉彝,善端本绵绵。
既茂闲邪功,诚心所由存。
若为用力地,格物居其先。
万珠一理贯,洞然见本根。
表里俱澄澈,断断义理分。
言动中伦虑,狂愚讵同论。
彼哉迷复子,一自万里奔。
认赘以为嫡,未尝知反观。
君子审取舍,不容泾渭浑。
中扃瞭如烛,肯蔽耳目官。
中庸示明训,一言会其元。

进明堂庆成诗

宋代史浩

六阅淳熙祀,秋高日仲辛。大君敷涣号,重屋荐明禋。

玉辂兴清庙,龙旂亘紫宸。云阴连夜解,霁色一朝新。

周礼樽罍备,虞韶乐舞陈。合宫天地并,侑席祖宗均。

峻墄登三献,脩楹秩百神。肃祗伸睿意,肸蚃降高旻。

宣室宜膺福,慈闱亟拱宸。簪花驰万骑,归胙见双亲。

釐事超隆古,年龄肇亿春。蓼萧覃有截,成命播无垠。

惠馂颁群后,恩波逮老臣。祝尧非健笔,徒学华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