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晚泊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谢王观文
宋代:徐积
东野鳏夫未识公,寄声直入茅庐中。茅庐四面生春风,草头添绿花添红。
东野鳏夫最好吟,感公高义藏于心。为公制作平戎曲,弹向蔡家焦尾琴。
怀嘉兴周青士缪天自 其二
明代:屈大均
一棹自秋泾,穿桥出杳冥。朝辞学绣里,暮至弄珠亭。
不寐因明月,相思是洞庭。湖中山影少,祗有一螺青。
宿灵泉寺二首 其一
宋代:刘跂
石磴排林端,路转阴岭滑。侧身长风外,凛落天为阔。
冉冉光风浮,金轮起天末。
况吉夫督学贵州
明代:胡直
紫届切文昌,兰芬天上郎。新辞振鹭侣,去近碧鸡乡。
剑佩穿蛮部,文章被鬼方。何妨轻万里,冠已著神羊。
杂挽诗四首 其一
宋代:李之仪
报地三千箓,年光八十春。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
杖履空平日,幢幡想去尘。莲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