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少监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早起露坐
明代:文徵明
炎宵不能寐,起坐蹇絺帏。繁星丽中天,明河连曙晖。
凉风不满鬓,落月犹在衣。中庭草木稠,宿露朝未晞。
人生亦旦暮,急景无停机。抚时怀美人,欲往情依依。
暑寒互推迁,安得愿无违。
夏日十二首 其十二
宋代:张耒
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
八咏禁体 其二 流黄月
明代:佘翔
少妇停梭处,银河玉镜飞。蟾窥双镊影,兔射七襄机。
促织声偏急,合欢信转稀。关山吹玉笛,何处是金微。
元夕集宗少府宅 其二
明代:徐熥
令节逢元夕,春光此地偏。竹枝游女唱,桂酌主人传。
渐觉银河坠,还惊珠斗悬。悠然归路晚,万井散灯烟。
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
明代:周藩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