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皇甫十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偶书
明代:石宝
青晨罢盥漱,红日已筛影。东风虽应律,尚逼重裘冷。
徙倚餐朝霞,用意贵精猛。乃知尘纷中,万动输一静。
食君数石禄,疏散亦已幸。览此床头书,千古得驰骋。
所嗟志难持,人事亦易屏。或恐被嗤责,此去当笑领。
昆湖同毛子晋作
明代:屈大均
稻田三尺水,茅屋几重山。日出渔樵散,花开鸡犬閒。
芳春犹未晚,故国不须还。且共琴川叟,扁舟兰杜间。
十六日 其一
宋代:韩淲
不恨常疏隔,何疑欠讨论。同心惟设饭,尽兴亦空樽。
日与樵争席,时看子候门。山场风莽广,溪港雨沉昏。
长门怨四首 其四
明代:胡应麟
金屋妆成尽日閒,十年红粉误朱颜。腰肢漫自誇纤细,管领华清是玉环。
初夏江村
明代: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