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希颜二首 其二

元代李孝光

江边鸿雁下年年,客子何由两鬓玄。七十二滩秋月白,荻花风落钓鱼船。

李孝光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赠张左丞崔礼部崔光禄

唐代韦嗣立

栖闲有愚谷,好事枉朝轩。树接前驱拥,岩传后骑喧。
褰帘出野院,植杖候柴门。既拂林下席,仍携池上樽。
深期契幽赏,实谓展欢言。末眷诚未易,佳游时更敦。
俄看啸俦侣,各已共飞鶱.延睇尽朝日,长怀通夜魂。
空闻岸竹动,徒见浦花繁。多愧春莺曲,相求意独存。

秋怀八首 其三

明代李孙宸

供奉承恩十二年,三朝真愧报埃涓。鼎湖两泣遗弓堕,阊阖重看讲席悬。

白雉自通南越贡,雕弧谁靖玉关烟。江湖未是瞻天远,翘首清光北斗边。

雪夕林亭小酌因成拙诗四十韵以贻坐客昔欧阳

唐代朱长文

极望铺千顷,平观彻九霄。
纵横随物象,合散委天飙。
洒竹声微动,妆松势不摇。
庭空飞鸟影,窗失远山椒。
钓罢盈孤屿,行稀覆小桥。
争先笼碧瓦,骋巧缀柔条。
片片谁裁制,团团似琢琱。
丘陵平坎险,草木起枯焦。
皎洁那容染,轻清祗自飘。
匊来便幼稚,披去羡渔樵。
篷冷孤舟泊,蹄轻逸骥骄。
危楼明皓皓,虚室静萧萧。
余霰霏残夜,层冰结霁朝。
界疑华藏见,境入洞天遥。
向晦终难掩,居高却晚销。
润滋甘井脉,寒减暮江潮。
思妇啼红袖,征夫拥皂貂。
履穿愁践足,心悟任齐腰。
就映犹开卷。频餐愈病痟。
袁公当强起,谢女尚能谣。
旋取茶铛泛,多收药匕调。
任令埋蜡屐,直欲鼓兰桡。
扫处迷三径,吟余冻一瓢。
因思良友至,急牧童邀。
池馆增潇洒,杯盘奈寂寥。
壶中闻笑语,物外睹风标。
真乐非弦管,奇辞脱篆雕。
红尘荡涤尽,宿酒等间消。
烛映凝膏浅,香清切柏烧。
谈围终易解,诗将可称骁。
闻道群贤集,言从五马招。
黄堂催盛宴,缇幕会英僚。
海气连平野,岩光满丽谯。
缤纷沾寿斝,炫晃照华镳。
刘白才名重,枚邹笔力超。
褥襦歌美政,牟麦庆新苗。
畎亩深盈尺。风云会再宵。
贺声周四境,瑞奏达中朝。
郡国仁风远,乾坤协气饶。
年年书大有,击壤望唐尧。

题金牛洞

宋代范成大

故乡江吴多好山,笋舆篾舫相穷年。
春风吹入江南陌,叠障双峰如旧识。
闻道金牛更孱颜,古来铁锁高难攀。
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鸾歌开洞天。
新诗剩说山中妙,我不曾游先梦到。
从渠弱水隔蓬莱,云山何处无瑶草。

同御史王伯循时除广东佥事济扬子江余除燕南照磨

元代萨都剌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过江载得秋多少,老雁一声霜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