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舟感怀 其三
清代:易顺鼎
顺昌闻道有刘锜,赤手空弮半壁支。即墨田单为守将,睢阳南八是男儿。
两河忠义旌旗在,万福威名草木知。谁识洛阳年少客,抚弦悽壮共登陴。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所有诗文
重阳后一日从无尽泛舟游处士台故诗人秦龟从所居
宋代:唐庚
皂河经雨水微沙,船帖台根日未斜。三径就荒悲白土,一樽相属对黄花。
已将远眺收平楚,更遣清言到永嘉。要见仙翁头似漆,请看醉后落乌纱。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 其三十 江文通
清代:弘历
莫悲生别离,脩途况玉关。送君未云去,问君何日还。
身非湘竹枝,泪痕何团团。含情默无语,岁晏愁节寒。
愁来曷有涯,同心而阔离。愿为连理树,尚有相背枝。
愿为影与形,依倚两不移。
见素林公以咏怀六章见寄触事叙歌辄成篇什数亦如之末首专赠林公 其三
明代:李梦阳
青天万仞削芙蓉,忆踏匡庐第一峰。哀壑暮云埋虎豹,大江春浪变鱼龙。
天池御笔亲留碣,石室山僧独扣钟。綵笔昔曾霄汉上,旧题应被紫苔封。
寄调伯弢高邮榷舍
近代:陈三立
塞外
清代:高述明
云暗难分骑,沙深欲陷车。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
义勇心能一,尊严令不哗。楼兰犹未斩,那敢顾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