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玉峰魏文邦彦

金朝元好问

梦想南山掩霭间,眼明惊见玉峰寒。风波旧忆横身过,世事今归袖手看。

贩妇庸儿识名姓,故乡遗族见衣冠。临流卜筑平生事,会就辽东管幼安。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越调】小桃红

元代杨果

碧湖湖上采芙蓉,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都来一段,红幢翠盖,香尽满城风。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留得啼痕满罗袖,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芡花菱叶满秋塘,水调谁家唱?帘卷南楼日初上,采秋香,画船稳去无风浪。为郎偏爱,莲花颜色,留作镜中妆。

锦城何处是西湖?杨柳楼前路。一曲莲歌碧云暮,可怜渠,画船不载离愁去。几番曾过,鸳鸯汀下,笑煞月儿孤。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采莲女

采莲湖上采莲娇,新月凌波小。记得相逢对花酌,那妖娆,殢人一笑千金少。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

采莲人唱采莲词,洛浦神仙似。若比莲花更强似,那些儿,多情解怕风流事。淡妆浓抹,轻颦微笑,端的胜西施。

采莲湖上采莲人,闷倚兰舟问。此去长安路相近,恨刘晨,自从别后无音信。人间好处,诗筹酒令,不管翠眉颦。

游石洞

宋代徐侨

我来叩石洞,崭绝何从登。
天开一间路,崖列两连屏。
有水泠泠来,委蛇贯中行。
五丁修磴道,引步若余迎。
昏暮坐危阁,萧飕风雨声。
不知身何许,似有通山灵。
晨兴穷所压,石转泉逾清。
绝顶一带垂,方诸函明泓。
想当春夏交,雪练输浮轻。
欲去重倚徙,拳石提蒲生。
归与置窗几,聊以志余情。

兰溪双塔

宋代杨万里

高塔无尖低塔尖,一披锦衲一银衫。
问渠何故终不语,却倩滩声替佛谈。

晚出居庸关

清代李锴

沙碛邻南幕,神京寄北门。风云护天险,鼓角壮边屯。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圣朝今尚德,骑马度黄昏。

题竹为太仆丞严宗信赋

明代曹义

我家江南多种竹,万玉森森绕书屋。清阴匝地翠欲流,苍雪满林香可掬。

生平癖性爱幽□,独喜此君清目淑。虬枝劲节任霜侵,明月清风恒自足。

凤池客子冰玉清,貌出此图如有神。雨夜恍疑湘女泣,梦回彷佛秋声主。

嵯峨怪石傍林壑,绿?苔痕似雕凿。闲花野草总清新,几度西风不凋落。

严均索我题新句,濡笔沉吟动情素。乡园一别几经年,画里相看宛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