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还山中

明代王恭

仙台飞鸟外,灌木隐琳宫。归路多瑶草,还山尽锦峰。

浴舟临野水,飞佩入寒松。愧我红尘里,空怜绝世踪。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怀古

唐代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送任尊师归蜀觐亲

唐代姚合

白云修道者,归去春风前。玉简通仙籍,金丹驻母年。
锦文江一色,酒气雨相连。众说君平死,真师易义全。

南城校射歌

明代何巩道

秋城画角鸣凄凄,秋村白草何离离。将军匹马出平陆,万众追随如鸟飞。

停鞍跃下古道左,此中校射能驱驰。指点斜阳列武帐,周遭红伏翻龙旂。

踞坐胡床手长剑,甲士鱼行凭指挥。一声未绝万夫诺,插剑弯弓皆健儿。

辞弦向的八十步,赭衣鼓吏搥牛皮。鼓声腾腾角声起,芦笳觱篥相参差。

将军大笑呼进酒,烹牛脍鲤黄金罍。属车载有能讴者,天魔之舞誇胡姬。

长愁短恨藏薄面,秋山的的扬修眉。舞罢持觞倚前席,将军漫舞妾致词。

将军但爱歌喉转,将军不惜酒杯疲。争羡汾阳爱歌舞,谁知一身任安危。

尊空日落复下令,龙蜓山草今年肥。各各执鞭控千里,东营牵出西营骑。

一军将令更上马,金戈白羽群纷披。中有紫衣年十五,风流矫矫伊为谁。

云是西凉贵公子,别来失路徒依依。万里艰难走东粤,瓜花零乱青门非。

呼鹰跃犬且自乐,吹箫击筑安可知。丈夫勋名本自许,区区摇落非所悲。

君不见淮阴曾出胯下时,里中少年羞不为。愿以千金报漂母,始知一饭不忘恩。

又不见班生落魄走边塞,悲来投笔不堪言。玉门关外老不入,丈夫莫叹功名迟。

二人老幼本不同,英雄志略古所稀。

李西台启诗帖赞

宋代岳珂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
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
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
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内赐金鱼,
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
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
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
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
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
承平幕府,得一佳帖,
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得,
虽边圉亦得惟从容于文艺也。於虖,
诗文之传,几人于兹,
独于此书,有感有思。
流风之存,妙墨之遗。
什袭是宜,维以诗之。

劝饮

宋代李新

安所求羁客,比坰徐翁庐。清圣殊不恶,中之百忧纾。

瘿樽但满注,一饱随家蔬。卷帘瞩平野,木影摇扶疏。

绿针麦刺土,碧幕烟染虚。田父老且耕,我尚堪犁锄。

劝翁日饮酒,何苦多著书。书成人亦惜,酒至欢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