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

金朝元好问

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孤云望不及,冥鸿杳难攀。

前时得君诗,失喜忘朝餐。想君亦念我,登楼望青山。

山中多诗人,杖屦时往还。但苦诗作祟,况味同酸寒。

清凉诗最圆,往往似方干。半年卧床席,疟我疥亦顽。

济甫诗最苦,寸晷不识閒。倾身营一饱,船上八节滩。

安行诗最工,六马鸣和鸾。郁郁饥寒忧,惨惨日在颜。

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脱身豺虎丛,白发罹茕鳏。

张侯诗最豪,惊风卷狂澜。窍繁天和泄,外腴中已乾。

城中崔夫子,老笔郁盘盘。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

我诗有凡骨,欲换无金丹。呻吟二十年,似欲见一斑。

大笑揶揄生,已复不相宽。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

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韩谏议注

唐代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友桂庭

明代李时勉

庭前有桂树,托根固宜深。郁郁蔽灌木,亭亭出层岑。

冬春不改色,当夏团清阴。俨立若端士,幽贞无邀寻。

独比友直谅,悠然谐素襟。商飙动金粟,芬芳被乔林。

有时得醇酣,对酌还自斟。低枝拂舞袖,深翠挹鸣禽。

欢赏岂有极,因之发孤吟。谷风既绝响,辽阔谁知音。

惟有兰藏馨,可以喻同心。

述旧纪勋太原寄李光颜侍中二首 其一

唐代杨巨源

玉塞含悽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

鼓角因风飘朔气,旌旗映水发秋光。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

钦颂世祖皇帝圣德诗

元代赵孟頫

东海西山壮帝居,南船北马聚皇都。一时人物从天降,万里车书自古无。

秦汉纵强多霸略,晋唐虽美乏雄图。经天纬地规模远,代代神孙仰圣谟。

雪晴游惠山

宋代刘过

松杉如立密当门,长在山中管送迎。
棲石草根留雪在,响阶檐溜滴春声。
簿书拨置君能到,碑刻摩挲眼倍明。
欲作小诗无好句,只题年月记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