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诗十首书王堇父慈无量集以凡百畏刀杖无不爱寿命为韵 其五
明代:陶望龄
昔有二勇者,操刃相与酤。曰子我肉也,奚更求肉乎。
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枯。食彼同自食,举世嗤其愚。
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所有诗文
匏瓜诗 其七
元代:魏初
只今终南山,亦自有少室。捷径以索价,兹心素所疾。
一匏无馀事,优游保清吉。
得青原书
明代:王夫之
青原题书寄南岳,经年霜雪中回还。夕阳秋雨各津涘,鸟道别峰许跻攀。
西台江水流清泚,东林菡萏开斑斓。春鸿社燕皆旦夕,不碍幽忧长闭关。
采莲吟
宋代:许志仁
赠别黄忍庵太史四首 其一
明代:陈恭尹
百年无作者,之子擅奇才。岂谓黔中使,翻从岭上回。
衡文时望重,握手老怀开。更喜居停近,深宵亦往来。
自遣二首 其二
元代:房皞
瓮面浮香处处春,任他时事百端新。自知野鹿山麋相,不足麒麟阁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