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菊四首 其三
宋代:郑思肖
日月虽云逝,山中秋自香。平生抱正色,谁怕夜来霜。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所有诗文
午夜舟中暴雨
明代:释今无
阴霾结就笑天吴,众壑风鸣夜未徂。电划雷从头上过,雨来人似瓮中呼。
野航支漏唯孤簟,沧海浮珠有画图。想见微明云欲曙,水痕处处隐平芜。
徐人歌
明代:李孙宸
延陵季子兮,不负故。挂邱墓之剑兮,为心许。
读两汉书杂咏 其一
清代:吴昌荣
沙中偶语坐斜曛,雍齿侯封解众纷。却忘焚身功第一,黄金未铸纪将军。
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
宋代:苏轼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明代:杨巍
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到处长看霜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