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买米

明代林熙春

余禄曾忝窃,侍从亦三迁。一鸣仗马斥,无术可回天。

归来成荏苒,独钓韩江边。剩有胸中赤,白发忽垂肩。

老臣生计拙,忧国愿丰年。讵期泰运啬,旱潦数缠绵。

丙午曾销带,荆归解金钿。旁人问何事,余云买米焉。

即岁灾犹剧,疲民磬益悬。欲宽赋税也,军需尚算缗。

潮阳八千里,何日达幽燕。无以求遏籴,宁劳净客船。

愧余旧谷没,新谷眼望穿。勿论交情废,举家待市廛。

幸有神明宰,五彩谢鹰鹯。修救焦思苦,雨露薄云烟。

惟愿观风使,献纳圣人前。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伏虎岭残雪

宋代赵文

晴得一霜晴更稳,饱饭不怕伏虎岭。
山高积雪冻犹在,昨日空惊雪画本。
日烘高树玉槎牙,时有冰花堕无影。
纷纷垂丝白海棠,得冷时能略苏醒。
可怪此君大曲折,向人雅拜欲求拯。
拥袍公子亦吟雪,岂识山中有些景。
笪桥烛下写诗成,一尊独酌谁能省。

田亩叹

清代洪繻

拮据置田亩,苟且充鹤餔。姑为口腹计,岂暇子孙图。

视彼连阡陌,勺水与江湖。奈何丁官厄,向我开广途。

横攘十亩地,顿减十斛租。五鹿逢与块,空对野人呼。

昔人谋肥遁,日夕思莼鲈。我食犹被夺,况望千木奴。

回头视野老,颜色惨更枯。负耒无田耕,思欲作亡逋。

见说浊溪水,架有假铁桥。一溪溉万田,万户仰以饶。

昨者洪潦生,桥梁被冲漂。铁路畏濡滞,遏水修泥橇。

至今八堡浍,未有涓滴浇。秧针初插土,日中旋枯焦。

况在夏秋交,大火似焚烧。沾体涂手足,叹息腹空枵。

无以宽赋敛,岂复免征徭。田家及佃户,助长思揠苗。

勺水不得濡,复欲徵水租。水租犹尚可,地租恶追呼。

水租为公用,地租为国帑。厉行籍没法,不比偿宿逋。

窃叹商鞅家,无此聚敛徒。丁户计口收,房屋亦征输。

入市复算缗,锥末及锱珠。削朘将到骨,未止占剥肤。

茫茫沧海桑,何日变膏腴。损失泣万家,我亩良区区。

今人言避世,漫欲托渔樵。岂知山海间,无处可逍遥。

环牢绝隙地,林壑惨不憀。斧斤及网罟,薮泽宁汝饶。

区区数卷书,牖户亦萧条。惟我读书窗,生意草色摇。

砚田废不耕,诗酒乐箪瓢。漱石枕流水,看山忘饥枵。

盘桓五柳下,斗米未折腰。收穫望明春,歌啸过村桥。

折杨柳

金朝王郁

长安二月多绿杨,远信未到龙庭旁。佳人中夜抱影坐,风窗泠泠愁思长。

青天无云一镜洁,万户千门音响绝。何人横笛在高楼,玉龙叫彻春江月。

羽林少年行

明代徐祯卿

宝马平驰过夕阴,飞丸遥堕掌中金。
不知富贵缘何事,偏动青楼瞥见心。

题费宫人遗像 其二

清代梅宝璐

贞心如鉴数难徵,遗恨空怜太液凝。应化西山万峰雪,寒光长照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