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久山水二首 其二

元代郑元祐

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

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

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猜您喜欢

都城正阳门西大士祠予向尝游乌近乃知为故明洪督师祠也 其一

清代全祖望

当年谕祭十三坛,东向招魂泪未乾。岁晚辽阳讶归鹤,须眉犹是发肤残。

题画

明代贝琼

水通银汉远,山对赤城高。一曲琼台路,春来尽碧桃。

寄易水张兵宪二首 其一

明代林大春

鹿野怆离襟,鸿飞各故林。空怀慈乌恨,犹想伏龙吟。

沧海催行剑,青山违素心。知予惟鲍子,千里待徽音。

高师鲁以诗求鹤膝杖且有诗坛寻盟之语戏次其

宋代陈棣

莫将好语趁时名,宝唾联篇得我惊。
酬唱蜂腰徒自苦,弃捐鹤膝太无情。
故人何止十年别,上座曾同千里行。
散策寻幽江上路,何时归践白鸥盟。

张钧衡为母造长生砖塔且摹刘诚悬所书金刚经于石求为赋诗

清代郑孝胥

张君奉母母奉佛,为母造塔摹金经。敦煌唐拓诚悬笔,笔势与塔双峥嵘。

此经传世寿无量,有若母寿资长生。我闻世间人子意,奚翅佛力无不能。

试观彼佛亦人子,何待功德侔丘陵。适园胜迹谁来访,柳经郑记应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