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周颂·维天之命

先秦佚名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赏析

  《周颂·维天之命》是《诗经·周颂》的第二篇,无韵,篇幅不长,充满了恭敬之意、颂扬之辞。

  此诗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每四句为一部分。前一部分说文王上应天命,品德纯美;后一部分说文王德业泽被后代,后代当遵其遗教,发扬光大。前后两部分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前一部分有一个逆挽,也就是说,今传文句将原该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纯,於乎不显”的平行结构在句子的排列组合上作了小小的变化。语义丝毫未变,但效果却很不一样,两个“於”字的叠合,更显出叹美庄敬之意。而后一部分没有用感叹词,作者便任句式按正常逻辑排列,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在唱出重音——赞颂文王——之后,以轻声顺势自然收束,表示出顺应文王之遗教便是对文王最好的告慰,这样一种真心诚意的对天祈愿与自我告诫。全诗犹如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从诗的句式看,此诗中第四句“文王之德之纯”与第七句“骏惠我文王”完全可以压缩成“文王德纯”“骏惠文王”这样的句式,如此则八句均为四言,整齐划一。《周颂》中不是没有这样纯用四言句的诗章,如《周颂·臣工》《周颂·噫嘻》等即是。因为《周颂》中多无韵之诗,可能会有人将这种句式参差与匀整的不同与有无韵脚联系起来,以为有韵之诗句式以匀整为尚,无韵之诗句式以参差为尚。这种看法未免太绝对,上举《周颂·臣工》《周颂·噫嘻》等无韵(江永《古韵标准》谓《周颂·臣工》“韵不分明”,语尚含糊)之诗也是齐言句式,就很难以此解释之。《颂》诗的句式参差与否,除了语言表达上的需要外,可能更多的是合乐的需要。据郑觐文《中国音乐史》说:“《颂》律与《雅》律之配置不同,《雅》为周旋律,《颂》为交旋律。”而阮元《释颂》强调《颂》之舞容而谓其全为舞诗。据此,则《颂》诗的音乐大约因切合舞蹈的需要而旋律变化多一些,句式参差与匀整正反映出其旋律的差异。

  至于说此诗的内容,实在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颂扬文王德配上天,对其美德顶礼膜拜,正是周公摄政制礼,确定祭祀文王的规格仪轨之后,创作祭舞祭歌的必然主题。此诗言词古直,情意朴素,并不像后世的祭祀歌辞那样有矫揉造作之弊。

猜您喜欢

跋淳溪汪立义大学致知图二首

宋代杨万里

杏坛何物是家风,只在当人阿堵中。
谁作新图漏消息,淳溪溪上钓鱼翁。

咏古 其二

清代沈宁远

逸翮翔寥廓,潜鳞藏深渊。水暖高风利,飞跃各迁延。

钓弋乱海宇,栖遁甘静便。赵氏南徒后,邪佞势递专。

降幡一旦出,野多守义贤。长溪谢咨议,晞发投林泉。

语水卫居士,行洁比白莲。岂无开济念,分定不容权。

冰雪严寒后,景象非犹前。凡卉趋新艳,松筠独超然。

移垤知君尊,分衙识王先。况负气丈夫,屋社忘其天。

不见陶栗里,只纪甲子年。寄情酒盏底,酣畅壮心镌。

旷世而相感,事异节同全。息影疑肥遁,孤怀谁与宣。

陆沈古不乏,箕山颍水边。大器击以授,弃之如腥膻。

遭际昌明会,经纶不与焉。富渚垂钓叟,千载可比肩。

欲概忠贞士,风格尚相悬。太息终南高,何为捷径缘。

云云争藉口,且觅买山钱。

梦至小益

宋代陆游

梦觉空山泪渍衿,西游岁月苦駸駸。
葭萌古路缘云壁,桔柏浮梁暗栎林。
坐上新声犹蜀伎,道傍逆旅已秦音。
荷戈意气浑如昨,自笑摧颓负壮心。

黄尊古上都秋色图

清代汤右曾

落日牛关下远村,平沙万马别开屯。君看鹘没雕盘处,莽莽青山是塞垣。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其五

元代戴良

圭玷犹足磨,甑堕不可完。素行有一失,诚负头上冠。

孔门诸弟子,贤者是曾颜。超然季孟中,穷达了不关。

我尝慕其人,相从叩两端。形影忽不及,咄咄指空弹。

取琴置膝上,以之操孤鸾。寸心固云苦,中有千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