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韵
元代:刘鹗
每忆盘铭日日新,读书灯火老犹亲。姓名虽或闻当世,德业还应愧古人。
百岁光阴嗟白发,十年踪迹困红尘。太平倘与春俱会,一笑浑忘病是贫。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三山寺戏堂头僧 其二
宋代:曾丰
昼热催三伏,宵凉报五更。钟鸣尘外响,犬吠世间声。
强聒蛙鸣雨,诪张鸟噪晴。黎明重睡熟,栩栩梦魂清。
咸丰癸丑二月初九日贼攻金陵愈急见势难支即手书绝命词二首 其二
清代:邹鸣鹤
太仓半粒粟,沧海一微尘。人生百年耳,忠尽仁乃纯。
寄白浦二十二叔
清代:郑大谟
薄宦分南北,关河隔五千。乡心归落雁,客梦到秋天。
海国沧波外,梁园战伐边。君恩浩无极,两地叹风烟。
南阳经武侯故宅 其二
明代:张家玉
衰柳残堤锁夕阳,行人犹忆卧龙岗。半犁烟雨长吟处,万古乾坤一草堂。
夜月有时归鹤氅,秋风无复莅戎行。可怜旧业荒芜尽,空博成都几树桑。
保公岩
元代:张羽
青苔满石龛,隐隐砌趺迹。想见夜禅深,岩前雨花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