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应玚三入承明图
元代:刘鹗
安车三度入承明,七子诗应让老成。好是衣冠遗泽远,诸孙犹自负廉声。
刘鹗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所有诗文
和乘雪游山韵
宋代:王柏
溪上
明代:沈周
春日熙熙百鸟鸣,东溪试步觉芒轻。閒来閒往曾无为,时笑时歌自有情。
止水触风微起縠,过云生雨略搀晴。邻翁偶揖还相汎,道是先生底独行。
次韵梅花两绝句
宋代:朱槔
题边鲁生墨竹为汪大雅
明代:张以宁
白沙旧游边鲁生,凤城今识汪大雅。忽见此君如故人,满室清风共潇洒。
假后
清代:钱澄之
福国昔破散,骨肉如飘蓬。诸王更衣遁,妃主不得从。
如何妄妇人,御史扈还宫!叩阍不见容,榜掠词已穷。
愿归掖庭死,得一识重瞳!或云世子妇,流落里妇同。
闻王即帝位,自谓匹圣躬。庶几邢夫人,御环得相逢。
不知今上谁,空死囹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