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洸口吊邵廷琄
明代:黎光
宫使遭谗日,军中尽感伤。伍员宁负国,屈子竟沉湘。
身殒英灵在,名留史传香。遗祠今已废,无处奠椒浆。
黎光
广东东莞人,字仲辉。洪武五年举人。授御史。巡苏州,请赈水灾,全活甚众。巡凤阳,上封事,悉切时弊。九年,擢刑部侍郎,执法不阿,为御史大夫陈宁所忌,坐事死贬所。 ► 所有诗文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唐代:温庭筠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菩萨蛮》词十四首,都是写女子相思离别之情,这是其中的第十首。
这首词起句写人妆饰之美。“宝函钿雀金鸂鶒”,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妆图:一位女子春晨妆梳,打开妆盒,手拈金钗。映入眼帘的是一对镂金的紫鸳鸯。次句写人登临所见春山之美。“沉香阁上吴山碧”,亦“泰日凝妆上翠楼”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阁,伊凭栏远望。江南的绿水青山,十分可爱。“杨柳”两句承上,写春水之美,仿佛画境。晓来登高骋望,触目春山春水,视线难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杨柳又如丝”,一个“又”字,透露了女子内心的跃动,能传惊叹之神,且见相别之久,相忆之深。这个“又”字,还使得下一句“驿桥春雨时”,这个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紧密无间。这两句写柳丝拨动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个春雨潇潇的日子,曾经和情人在驿外桥边折柳送别,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时离人不知在何处。这就利用时空的交替,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这是温词凝炼、深密的典型笔法。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信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哀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木兰
唐代:唐彦谦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九
宋代:释怀深
炭头今日地炉开,涩雨悭风恼破怀。老僧向火吃酸豏,谁管檀那来不来。
咏花影二首
明代:沈泰鸿
明霞篇
明代:欧必元
凉秋九月风飕飕,江澄日净波不流。向晚渔船泊浅岸,乘凉游客荡轻舟。
须臾海岛日将暮,虞渊返照映江树。锦绣长空忽乱垂,参差点缀应无数。
初疑蜃气成楼台,又道鲛人室里裁。昆崙山上散为绮,王母池头进作杯。
别有赤城天外见,紫翠丹房如汉殿。带月光摇绛女衣,随风飘送桃花片。
绛衣花片杳冥间,蓬莱清浅问三山。羽士遥空恣轻举,山人服食驻颓颜。
舟中偕游四五子,襟怀谁是烟云侣。操觚共赋明霞篇,安得风云生翰羽。
我闻谷在朱明峰,山灵咫尺急相从。今日与君订幽约,莫惜杖屦真人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