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天台僧

唐代贾岛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赏析

  诗人贾岛早年曾经为僧,后虽还俗,但过去的蒲团生涯对他不能没有影响,他的诗中常出现的孤寒清寂,恬淡超然,也与此有密切的关系。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早年记忆中‘坐学白骨塔’、‘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的禅味,不但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月落看心次,云生闭目中’一类诗境的蓝本,而且是‘瀑布五尺仞,草堂瀑布边’,‘孤鸿来夜半,积雪在诸峰’,甚至‘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渊源。”所以,同样是禅诗,贾岛与王维就往往不一样。如果说王维是幽静空明的话,贾岛就是枯寒苦瘦,这首诗的境界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就告诉读者,研究作家,不能脱离他的个性、经历,否则,难免隔靴搔痒。

  全诗前三联皆是诗人想象的这位天台僧人远去的情景。首联“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中的“扁舟”直接地将天台僧一路孤寂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背岳阳”点明了天台僧人的离去,即乘坐扁舟朝着背离岳阳的方向驶去,此处即交代出了诗人与天台僧送别的地点,又饱含了诗人对天台僧浓浓的赠别之情。颔联“寒蔬修静食,夜浪动禅床”是进一步想象天台僧在途中的情景,通过僧人的饮食与坐禅两个方面来表现出了僧人清心寡欲与孤寒清寂。颈联“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僧人这一路之中大雁相伴,孤峰相随,更有猿啼之声在耳畔萦绕。这句中,一个“孤”字,一个“霜”进一步升华了僧人孤寒清寂的形象。尾联“身心无别念,余习在诗章”,即说明了僧人的“心中无一物”,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比。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唐代翁绶

海国欧乡浙水东,暂烦良守此凭熊。(见《事文类聚》)

开州盛山十二题 其八 琵琶亭

宋代冯山

片石胡琴槽,构亭事登临。考功閒中乐,非好世俗音。

送通判喻郎中 其二

宋代文同

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一日忽远别,能不成怆恋。

人生三万日,光景若激箭。何苦于其间,喜愠费颜面。

兹缘胜心在,胸内每交战。既欲多上人,计校须自衒。

于事固无补,在己亦非便。仕路繁此徒,可谓丈夫贱。

爱君性浑厚,殊不与时变。相共为此州,敢说皆尽善。

何尝分彼此,惟务乃职办。所以将二年,无有长短辨。

为人倘如此,所至复何患。官满去还台,岂能忘眷眷。

阳关调虽苦,且尽西城宴。问君到京国,几月方下汴。

予亦想是时,移守至梁甸。佳音幸见及,西南足邮传。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三

元代曹文晦

重阳昔与少年游,红袖黄花送酒筹。今日西风厓石路,白头乌帽不胜愁。

寄月塘

宋代胡仲弓

怀人看皓月,清梦落梅边。
书债閒销日,吟魂飞上天。
为贫驱宦牒,习懒坐寒毡。
但得投簪去,何须二顷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