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宋代司马光

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极。
寒江西来曳练长,群峰森罗十二戟。
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门摧丹壁。
轻生重利三马客,一叶直冲高浪白。
船头吟啸坐自如,仰视长天不盈尺。
丛祠象设俨山椒,巫祝纷纷非一朝。
云是高唐神女之所处,至今暮雨常萧萧。
我闻神理明且直,兴亡唯观恶与德。
安肯来从楚国君,凭依梦寐为淫昏。
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领日望阳台云。
独不思怀王西行不复返,甲光照地屯秦国。
蚕食黔中下荆门,陵园宗庙皆烧焚。
社稷飘零不复存,嗟嗟若敖蚡冒将,
筚路蓝缕皆辛勤。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妾薄命

唐代孟郊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
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
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唐代孟浩然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自古登临处,非今独黯然。
亭楼明落照,井邑秀通川。涧竹生幽兴,林风入管弦。
再飞鹏激水,一举鹤冲天。伫立三荆使,看君驷马旋。

送常上人归黄龙省侍昭默老

宋代释德洪

心花发明照十方,死生窟宅无隐藏。此老唾笑生馨香,法中骨髓僧中王。

平生一子传馀芳,譬如少林有神光。只今孤愤昭默堂,天魔外道走且僵。

梦寐想见犹清凉,况子径归侍其傍。明日扁舟浮渺茫,我不得俱空叹伤。

但馀一句烦寄将,幕阜山前为举扬。仰山久不见临济,瘦损法身三尺长。

观第四孙毓绩入学

清代刘慎荣

毓绩才非旷,居然异牧童。精神颇内蕴,识解足旁通。

废学犹怜小,明求惜未融。不知何岁月,名籍泮林中。

送王予安还越兼寄梁非馨

明代黎遂球

王郎昔与梁生居,辽左烽烟谈笑馀。梁生作书遥与我,此中乃有王郎人不如。

自从辽事溃败罪督死,王郎徒步归乡里。我从燕市遇梁生,不语泪下如流水。

王郎高才举于乡,声名鹊起羽翼长。十年而今得一见,典衣奏伎同飞觞。

酒酣相看意复恶,为君起舞还命酌。督师失守有恒罪,是逆非逆果何若。

此事君应解其故,试望胡沙迷海雾。君来仍主督师家,何以报之前途赊。

去逢梁生为问信,岁荒久客安归耶。他人小恩勿烦受,无乃空作祢衡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