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上方晚眺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齐宣王
宋代:徐钧
木芙蓉 其一
明代:屈大均
芙蓉面面笑窥池,在木还如在水时。终岁芙蓉开不尽,木莲枝接水莲枝。
南镇之南原桃树数百花时余数游赏当武陵也道士苦打搅尽伐之忆以诗
明代:徐渭
镇南亦自有桃源,载酒来寻不计年。秪为烧茶烦道士,故令闭洞返渔船。
一从春雨花开后,是处朝霞色可怜。笑我老来无脚力,欲呼船子少船钱。
偈
宋代:释慧印
韶石渡头,舟横野水。汾阳浪里,棹发孤烟。云月无私,溪山岂异。
一言合辙,千里同风。八千弟子今何在,万里山河属帝家。
桐柏观阅藏经
宋代:高似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