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安成魏君坛留宿其下

元代刘诜

一溪抱峡玉潺湲,奇草幽花满古坛。千岫月明丹石去,万松风转斗垣寒。

白云可踏天垂屋,老鹤不归人倚阑。定有吹笙王母下,露凄梦冷欲生翰。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于飞乐(和太守曹子方)

宋代毛滂

水边山,云畔水,新出烟林。送秋来、双桧寒阴。桧堂寒,香雾碧,帘箔清深。放衙隐几,谁知共、云水无心。
望西园,飞盖夜,月到清尊。为诗翁、露冷风清。退红裙,云碧袖,花草争春。劝翁强饮,莫孤负、风月留人。

夜听捣衣诗

南北朝庾信

秋夜捣衣声。
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
应如昼日明。
小鬟宜粟瑱。
圆腰运织成。
秋砧调急节。
乱杵变新声。
石燥砧逾响。
桐虚杵绝鸣。
鸣石出华阴。
虚桐采凤林。
北堂细腰杵。
南市女郎砧。
击节无劳鼓。
调声不用琴。
并结连枝缕。
双穿长命针。
倡楼惊别怨。
征客动愁心。
同心竹叶椀。
双去双来满。
裙裾不奈长。
衫袖偏宜短。
龙文镂剪刀。
凤翼缠篸管。
风流响和韵。
哀怨声凄断。
新声绕夜风。
娇转满空中。
应闻长乐殿。
判彻昭阳宫。
花鬟醉眼缬。
龙子细文红。
湿折通夕露。
吹衣一夜风。
玉阶风转急。
长城雪应闇。
新绶始欲缝。
细锦行须纂。
声烦广陵散。
杵急渔阳掺。
新月动金波。
秋云泛滥过。
谁怜征戍客。
今夜在交河。
栩阳离别赋。
临江愁思歌。
复令悲此曲。
红颜余几多。

早春杂诗二首 其二

清代曹家达

荏苒东君欲到难,春光强作隔年看。閒庭深锁苔痕渍,零落梅花生暮寒。

百香诗 其五十 荼醾

元代郭居敬

问酒村中酣雨意,题诗园里闹晴光。绿纱捻作柔条细,绛蜡融成艳蕾香。

游密庵分韵赋诗得绝字

宋代朱熹

闽乡饶奇山,仙洲故称杰。巍然一峰高,复与众山绝。

传闻极目处,天水远明灭。万里倏往还,三光下罗列。

我来发孤兴,径欲跻嵽嵲。病骨竟支离,何当攀去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