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灵瑞寺 其三

明代王恭

萧王宫殿古,高构轶浮埃。山远人行少,江空潮自来。

湿云沾野榻,飞鸟上经台。自愧红尘缚,无因共酒杯。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猜您喜欢

柳池驿中作

宋代石介

二十二馀程鸟道,一千一百里江声。
江声听尽行未尽,西去出山犹七程。

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 其六

明代李桢

家在寒塘独掩扉,高情雅澹世间稀。不将脂粉沈颜色,惟恨缁尘染素衣。

归目并随回雁尽,离魂潜逐杜鹃飞。东风吹泪对花落,惆怅朱颜不复归。

挽大行太皇太后三首 其三

宋代刘摰

夕月沈金殿,秋风冷玉衣。临当复明辟,忽自厌繁机。

药使来何暮,嵩呼数已非。孤臣恩未报,泣望国西畿。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 其一 秋夜

南北朝刘缓

楼上起秋风,绝望秋闺中。烛溜花行满,香燃奁欲空。

徒教两行泪,俱浮妆上红。

与郑廷举及其伯氏廷瑞

元代李孝光

我行出天台,群山秀如舞。大江忽中开,金汤踞深阻。

地势抱鳌颔,人家缀蜂户。东南有秀气,天地此融聚。

眼中识郑君,精粹产兹土。元方亦俊拔,眉秀长鬣古。

严君鹤发新,诸郎凤毛吐。郑君爱敬客,灯火听夜雨。

剧谈隐民瘼,开口见肺腑。方今生民困,子亦念此否。

努力树明德,非子不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