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
明代:王恭
妾家丛台下,花颜耀青春。嫁得金吾婿,飘飘事边尘。
昨闻羽书至,阵殁交河滨。战马委沙碛,兵符属他人。
念此每欲死,淋浪泪沾巾。罗襦为君解,瑶瑟不复陈。
始信古人言,容华多误身。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所有诗文
忆家园廿六首 其二十六 稻田
明代:顾清
侬家世业本耕农,远客思乡却自侬。柳外平畴夜来梦,万行新绿舞薰风。
岁暮
宋代:程珌
綵帖隃麋湿,屠苏琥珀浓。夕阳犹腊日,午夜已春风。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宋代:黄裳
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四并归善政,万象入新诗。
地胜得仙久,水遥归鹭迟。为看滕阁记,将赋此尤宜。
读明妃曲
明代:黄衷
汉室徒闻重拓边,安危曾是倚婵娟。万千香骨随荒草,只有明妃一曲传。
送王伯董入总幕
宋代:李流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