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骼诗赠何存丹

明代伍瑞隆

阴风吹山暗山谷,山鬼啾唧深夜哭。秋深草死天色昏,鬼火阴阴墓前竹。

何须更遣说沙场,漠漠黄云入渺茫。山中岁月总长夜,春雨秋云空自伤。

孤魂欲散散不得,此身谁遣在山侧。有家无家不可知,久矣荒凉少人迹。

鸢兮何怒鸟何饥,朽者啄骨尸啄肌。纵有亲知常掩泪,重来枯骨岂相思。

况逢山暝日将暮,人归又作牛羊路。白沙黄土蹂成尘,践踏那知下泉苦。

不因慧剑有何君,墓也为田柏为薪。周官悬器徒遗简,汉王归轊亦从军。

化作兔丝不堪结,化作啼鹃终是血。渺漠游魂入梦难,谁哉更守莲花舌。

故知怀中策有主,有人无雨亦避雨。佐尧历晋功何多,君家比干旧如此。

养雀归环会四枚,铸印成龟亦三顾。况尔万物人独灵,泽及枯骨岂小补。

所嗟千古暗魂销,白杨风雨但萧萧。汨罗江底三闾骨,不见招魂与大招。

猜您喜欢

咏官妓从人

宋代梅尧臣

少为轻薄悮,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宴郑氏园亭四首 其三

明代边贡

通家早已见高情,且复招陪杖屦行。书法临池王右史,风流骑马谢宣城。

可容佳景无佳句,未识此人空此情。听我酒酣咏东武,为君倒尽玉壶清。

杂诗 其二

明代李时勉

几年作盐梅,气质固无异。惟有消渴人,偏能识其味。

春情

明代李梦阳

俗萦一何绵,驾言春巳分。绿郊鲜行轮,朱树花将纷。

鸣雁起前墟,浮阳蔼东濆。徙倚孤台侧,伫回送征云。

歌行一首

唐代法藏

古人重义不重金,曲高和寡勿知音。今时志士还如此,语默动用迹难寻。

所嗟世上歧路者,终日崎岖狂用心。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须登险访椿林。

穷子舍父远逃逝,却于本舍绝知音。贫女宅中无价宝,却将秤卖他人金。

心无相,用还深,无常境界不能侵。运用能随高与下,灵光且不是浮沉。

无相无心能运曜,应声应色随方照。虽在方而不在方,任运高低总能妙。

亦无头,复无尾,灵光运运从何起?只今起者便是心,心用明时更何你。

不居方,无处觅,运用无踪复无迹。识取如今明觅人,终朝莫慢别求的。

勤心学,近丛林,莫将病眼认花针。说教本穷无相理,广读元来不识心。

了取心,识取境,了心识境禅河净。但能了境便识心,万法都如闼婆影。

劝且学,莫为师,不用登高向下窥。平源不用金刚钻,剑刃之中错下锥。

向前来,莫人我,山僧有曲无人和。了空无相即法师,不用绫罗将作幡。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议。自家坏却真宝藏,终日从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一波成。但能当境无情计,还同水面本地平。

应大躯,应小躯,运用只随如意珠。被毛戴角形虽异,能应之心体不殊。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未曾观,那得自轻而退屈。

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什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

应意时,绝分别,照烛森罗长不歇。透过山河石壁间,要且照时常寂灭。

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烛无形对。设使任持浮幻身,运用都无舌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