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题于卷后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所有诗文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唐代:刘祎之
白石山 其一
宋代:周邠
赏遍他山到此山,始知仙境异人寰。岩前羽客寻黄鹤,涧下樵人放白鹇。
路入洞门纡五锁,云盘石径叠三关。窑间犹有仙翁灶,忆昔丹成炼九还。
题李三书斋(崇嗣)
唐代:陈子昂
牡丹百咏 其十七
明代:张淮
微微浮彩暗浮神,桃避轻明杏避真。红意思疏难引蝶,绿精神重正愁人。
香和鹊尾垆中馥,影衬鸦头袜底尘。安得黄金三万镒,累渠成屋贮娇春。
至容州将赴北流闻陆川道梗题绣江亭
明代:刘崧
都峤山前望北流,丹砂勾漏若为求。陆川更在浮云外,落日旌旗生远愁。